配電網是客戶用能服務的橋頭堡,當前電力改革的主陣地,未來能源業態的主戰場。規劃則是決定配電網能否高質量發展建設,進而保證客戶服務水平、電力體制改革成效和新興業態培育的第一個關鍵步驟。隨著市場化改革縱深推進,外部需求日趨多元,配電網規劃發展的思維視角、分析范式迫切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一、新形勢下配電網規劃亟需新視角
當前情形下,配電網的規劃發展首先不僅是一個微觀問題——不僅僅是配網規劃技術的優化改良和應用。盡管技術方法優化是永無止境的重要課題,但看待配電網規劃發展不能停留于“技術化”層面或局限于專業性的視角,迫切需要全局性、戰略性的視角,上升到宏觀和中觀層面進行分析。
宏觀上,配電網規劃發展應與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黨中央的一系列要求有效對接。“有效”側重于配電網規劃發展的評判標準,不單是電網企業的“自我感受”,還應考慮到社會方方面面對配電網改革發展成效的感受。簡單來說,就是獲得感的概念,讓多方利益主體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才能叫“有效”。中觀上,配電網規劃發展需與電網企業新戰略有機對接。“有機”主要是指要以企業新戰略為指引,優化配電網規劃發展的目標函數、把準重點方向,承接新戰略落地。以國家電網公司為例,配電網與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有機融合,大方向和根本上是要實現現有配電網的內涵式發展。配電網作為電網物質基礎的地位不能動搖,不是大拆大建,“另起爐灶”。
隨著視角轉變,配電網規劃發展在宏觀和中觀層面表現出來的問題特征,與微觀層面已全然不同。微觀上主要是專業技術角度的問題,在“重發輕供不管用”的歷史背景下,尤其表現為配電網作為主網架延伸的電能分配網絡,如何安全、可靠、經濟地滿足日益增長的負荷需求問題。從宏觀方面看,外部有關主體愈發將配電網視為改革主陣地,更多地關注于降低基礎成本、放開市場準入、完善競爭規則、釋放改革紅利等方面,由外向里視角(Outside-in)下看到的問題與傳統內部視角(Inside-out)關注的配電網怎么建設和發展的問題已不在一個層面了。從中觀方面看,以國家電網公司為例,較為緊迫的是配電網管理體制機制如何適時優化,“三型兩網”建設對配電網產生了哪些系統性的影響,以及如何統籌有序實施等問題。
二、未來配電網的功能屬性
面向未來,配電網不只是電能分配網絡,其隱含的資源屬性、產業屬性、社會屬性等將進一步釋放,在資源匯聚與創新、產業孵化與培育、多主體共創共贏等方面的平臺價值將進一步發揮。不妨結合國家電網公司“三型”企業建設來具體探討:樞紐型,實際是提出了配電網的物理屬性或者說基礎定位——作為電能分配的樞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安全、優質、可靠的能源電力供應,電網企業應該在配電網建設發展的“四梁八柱”上重點下功夫。平臺型,突出了配電網轉型發展的核心命題——將配電網這一天然的物理平臺升級轉化為促進多方資源匯聚融通、整合利用,圍繞客戶用能需求進行創新創造和產業培育的增值平臺。共享型,強化了配電網改革發展的社會效益——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和各類市場主體參與配電網建設和價值挖掘,打造共建共治共贏的能源互聯網生態圈,讓多方利益主體均有“獲得感”。
對照現在,配電網規劃可能存在以下兩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規劃視角上,偏重“由內向外”。電力短缺年代的思維慣性較強,“忙過去的”成了“常態”,主要立足點是補配網建設欠賬;而“由外及里”的視角有所欠缺,對于外部多元主體的需求分析不夠系統,對未來“平臺型”“共享型”的規劃考慮有所不足。二是規劃手段上,當前配電網規劃手段主要是“人工型”“手工型”,這和“數字化”“智能化”的大趨勢、日新月異的技術應用不太相稱,有極大的改善和創新空間。
三、推動配電網規劃發展的范式優化
配電網規劃發展的范式優化,應以深刻認識配電網的功能屬性為起點,著力推動“兩個轉變”:從局域配電網規劃向全域配電網規劃轉變,從專業配電網向賦能配電網規劃轉變。
“兩個轉變”著重強調規劃視角的轉變,即建立更加全局性、戰略性的視角,一方面,從關注電網企業資產界面內的配電網規劃到統籌考慮客戶投資紅線內的配電網規劃,從關注配電網本身的建設發展到全方位考慮外部多元主體的訴求;另一方面,從關注配電網規劃能否滿足負荷增長到關注配電網能否進一步發揮增值平臺、共享平臺的作用,來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為更高質量的生產生活賦能,為產業鏈轉型升級賦能。
“兩個轉變”涉及到配電網規劃向三個方面或三個維度上延伸。一是向客戶“最后一公里”的規劃延伸。過去配電網規劃常常只管設備不管人,對客戶資源的規劃部分有所缺失,應該納入并進行統籌考慮。一方面有必要將由客戶投資的設備、資產納入電網企業的規劃中整體考慮,促進紅線內外規劃的科學有效銜接;另一方面是對客戶的用能習慣、用能規律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總結,在規劃階段就做到“以客戶為中心”,為提供增值服務預留空間。
二是向增量配電的規劃延伸。過去,電網企業的配電網規劃一定程度忽視了與增量配電改革中社會資本主導的配電網規劃進行協調銜接,甚至部分人還隱約有些排斥的情緒。但現在形勢變了,增量配電改革的進程不斷加快,多元市場主體是大勢所趨。而規劃可以起到化“對立”為“統一”的作用,電網企業應積極研究、主動對接社會資本的配電網規劃,提供必要的幫助、指導和服務,與新進入主體共同維護和建設好增量配電市場。
三是向開放市場資源的規劃延伸。過去,電網企業的配電網規劃對市場因素考慮得不夠。未來可以充分借助其他市場主體的力量,而不是單純地依靠電網企業投資來解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問題。例如,對于峰谷的調整平衡,可以通過合理的商業模式設計,推動輔助服務市場的健全完善,使其成為開放的市場資源,從而靈活高效地滿足電力供需平衡。
如果上述三個方面的規劃延伸沒有突破,配電網規劃發展工作很難有質的變化。此外,深入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和平臺,促進規劃動態可視化、推演在線化、數據采集自動化,實現配電網規劃方法論的升級,也是新形勢下配電網規劃發展的必然趨勢與內在要求。
四、結語
面向改革發展新形勢,配電網高質量發展這一篇文章應該抓緊做,尤其迫切需要樹立宏觀、中觀層面的新視角,從新的高度、長遠的角度認識配電網的功能屬性,推動電網規劃范式的優化升級。建議電網企業在配電網規劃方面積極主動試點,加快探索應用全域配電網規劃、賦能配電網規劃的工作范式,推動配電網高質量發展。